你的当前位置: 澳博体育app > 澳博动态 > 博鱼体育

河北一老农去世女儿收拾遗物时惊奇发现:父亲竟是活捉黄维的特等功臣

    发布时间:2024-02-07 13:18:59    |     次浏览

  2012年4月1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孤山村,一位86岁的老人因病去世了。大家发现他走的时候很安详,躺在床上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老人的两个女儿都赶了回来。但是让她们想不到的是,村民们背后一直对她们指指点点,说她们不孝顺,不愿意送老人去养老院,导致老人孤身一人靠捡破烂谋生,至死都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好日子。

河北一老农去世女儿收拾遗物时惊奇发现:父亲竟是活捉黄维的特等功臣

  其实,这就是天大的冤枉了,老人的两个女儿都生活在偏远山村,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两个女儿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其中有一个还得了脑血栓,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再加上老人一直不愿意去女儿家居住,觉得哪里都不如自己的老家好,所以这就导致了外人的误解。

  老人的两个女儿怀着悲痛的心情,着手开始给父亲操办后事。看着满屋的纸壳子、塑料瓶,她们也感到十分痛心。但是老人既然去世了,就不可避免要给他收拾遗物。就在二人整理房间的时候,突然在床头的一个破柜子里面,发现了一个塑料袋,里面的东西还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

  她们把这个红布打开来以后,全都傻眼了,原来这个里面装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枚枚依旧鲜艳的军功章。看着这些军功章,女儿有一些不知所措,自己普普通通的父亲,难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思前想后,老人的家属们经过商议以后,都觉得有必要搞清楚这件事情。当天下午,老人的小女儿就拿着这些军功章找到了当地政府,希望政府的工作人员能帮忙查询一下这些军功章的来历。

  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军功章的时候,澳博体育app十分的吃惊,因为他认识到,这些军功章里面竟然有一枚特等功勋章。于是,他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自己的领导。

  政府领导赶来以后,仔细查看了这些军功章,并且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籍贯、出生地、出生日期,并且留下了这些军功章,告诉老人的女儿需要核实一下,让她回去等消息。

  其实,政府领导也是十分吃惊的,如果这些军功章都属于这位叫“李德银”老人的,那么他就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英雄,这是一件值得十分重视的事情。

  回到办公室以后,政府领导拨通了当地民政局的电话,提出让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寻找老人的原始档案。与此同时,他还把这些军功章拍了照片,发了邮件给民政局那边核实。

  第二天刚上班,政府领导就接到了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来电,告诉他军功章确实属于“李德银”老人的,最重要的是他当年曾活捉了黄维。

  当天下午,政府领导和人武部、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李德银老人的家中,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与此同时,政府领导告诉李德银老人的两个女儿:“你们的父亲了不得啊,他年轻时活捉了高官黄维,他是人民的大英雄,是国家的大功臣啊!关于他葬礼,一定要办得妥当,所有的花费都由政府来出。”

  前来参观老人葬礼的村民们都傻眼了,平时穿得破破烂烂,靠捡废品为生的李老头,实在是太普通了。但是为什么政府会来人?而且给出了这样好的待遇?

  其实,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位叫李德银的老人,他还有着另一重特殊的身份,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李德银老人到底有何身份?他当年是如何活捉黄维的?他为什么要隐姓埋名60余年,至死都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

  时间回到1926年,李德银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孤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贫困和战乱,所以在李德银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帮助父母捡拾柴火、打猪草、挖野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稍微大一点以后,他就给大户人家放牛、干杂活,以此来稍微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

  这样的日子虽然贫苦,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李德银还是很快乐的。然而好景不长,战乱却不期而至。

  1937年,侵华日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爆发了。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不作为,日军很快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继而对华北地区持续进犯。

  第二年的春天,日寇的铁蹄也踏上了李德银的家乡赞皇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此以后,老百姓们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

  虽然当时的李德银只有12岁,但是在目睹了日寇的暴行以后,他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对日本鬼子的痛恨,内心深处萌生了抗日救国的想法。

  “一寸山河一寸血、誓死不当亡国奴”面对侵华日军的飞机大炮,中国人民不怕牺牲,依然在敌后成立了游击队,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游击战争。

  同年年底,在一次游击队员去李德银家中开会的时候,他提出来想要加入游击队,和父老乡亲们一起打鬼子。

  然而,年幼的李德银还没有枪杆子高,所以时任游击队的领导穆醒华安排他成为了一名八路军的小通讯员,在日寇的眼皮子底下行动。日寇根本就想不到这样一位十来岁的娃娃,竟然会是八路军的通讯员。

  再加上李德银虽然年幼,但是人却十分的机灵,无论是站岗放哨、还是传递情报,他每一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深受游击队领导的喜爱和器重。

  1940年,李德银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危险,那天他收到任务,必须把一份情报天黑之前送到邻县。为了争取时间,李德银把自己化妆成了小乞丐,把情报缝进了自己的裤腿上面。

  然而,在经过赞皇县城门口的时候,日伪军突然把他拦住了,他们觉得这个小乞丐形迹可疑,打算把他带走审讯。眼看着红日西斜,天色渐晚,李德银十分着急,就坐在了地上大哭起来。

  随着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心疼地说道:“这么点大的孩子,他怎么可能是八路,连口吃得都没有,就是一个小乞丐。”

  李德银哭得越来越大声了,围观的群众纷纷说道:“你们看啊,这孩子太可怜了!”

  负责盘查的日伪军也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另外实在是没想到,这个小乞丐的哭声会引来这么多老百姓。最后为了避免不把事情闹大,他们就把李德银给放走了。

  脱险以后,李德银一路奔跑着,终于将这份紧急情报送往了邻县县委。最终因为这个情报送得及时,组织上成功转移了一批同志,避免了他们被日军杀害。

  就这样,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李德银一直当了八路军7年的通讯员。期间遇到过很多次九死一生的困境,但是最终都被他巧妙地化解了。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本来老百姓都以为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了,但是和平却没有到来,解放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同年,李德银正式向组织上提出申请,希望能入党、加入部队,组织上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年仅19岁的李德银,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战士。

  想到自己年少时被地主剥削、长大后被日寇欺凌。李德银满怀着一腔的愤慨,只要遇到战斗,他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鉴于李德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组织上打算提升他为排长。但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拒绝,因为他当时就只希望自己能加入突击队。

  突击队一般执行的都是最危险的任务,牺牲的概率很大。李德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觉得突击队里面的战士都是最勇敢的,他也要做这样的战士。

  组织上考虑到李德银在战场上的表现,再加上他的坚定决心,于是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一支突击队的队长。

  1948年秋,淮海战役打响以后,李德银荣立了自己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功勋。

  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投入了大约60余万人的兵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黄维兵团”,它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

  黄维兵团由国军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9军,以及第四快纵队组成,共计12万余人,全部装备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不止如此,黄维兵团还配备有最新式的飞机坦克,绝对是军队中的王牌部队。

  由于敌我双方装备悬殊巨大,淮海战役进行的是空前的惨烈。在一次攻城战的时候,李德银带领着突击队的60多人往上冲,结果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回来的仅仅只剩下了12个人。

  随着战士们的持续推进,在付出巨大代价以后,终于取得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战后清理现场的时候,李德银在一处地堡里面,发现了两名藏起来的敌人,因为害怕被杀,两名俘虏告诉李德银,他们之前是黄维兵团总司令黄维的警卫员。希望能够通过提供黄维的线索,为自己立功减刑。

  活捉黄维的时机稍纵即逝,李德银根本就来不及汇报,他根据俘虏提供的线索,带着突击队的两名战士就奔赴向黄维的藏身之所。

  黄昏时分,李德银和另外两名战士赶到了指定地点,远远地就发现在河边修建有一个地堡,于是三人偷偷地摸近地堡,埋伏在河岸的芦苇荡里面。

  眼看天马上就要黑了,如果地堡里面没人,澳博体育app大家就必须连夜赶回部队。澳博体育app就在这时,李德银突然发现从地堡里走出来了四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戴着军帽,穿着及膝的大衣,手里还提着一个公文包。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黄维,绝不能让他跑了!”李德银想到。他从芦苇荡里面噌地爬了起来,飞快地冲了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后面带领两名战友把枪顶在了敌人腰上,吓得敌人全都缴械投降了。

  之后,李德银将俘虏关在了地堡里面,自己留下亲自看守,一边派人前往部队报信。团长段成秀和旅长崔建功,在听到俘虏可能是黄维以后十分的吃惊,于是二人马不停蹄地亲自赶到了现场。

  在敌人的公文包里面,崔建功发现了一枚签字章,再加上俘虏的供述,确认了身穿大衣的正是黄维。

  因为李德银活捉了黄维,特记特等功一次,参与抓捕黄维的另外两名战士,各记一等功一次。

  部队首长、陈毅亲自为他们颁发了人民功臣的勋章,并且还把黄维用来领取物资的签字章奖励给了他。

  李德银并没有因为这次立功而骄傲,看着手中光彩夺目的军功章,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一名战士,争取再立新功。

  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前夕,部队决定成立渡江先遣队,为后续大军的渡江扫清障碍,李德银听说以后,立马报名参加了先遣队,并且担任队长一职。

  战斗在凌晨12点准时打响,借着夜色的掩护,李德银和战友们拼命地划动着小木船,打算在敌人未警惕之际,一举渡江。

  然而,等到小船划到江心的时候,李德银等人被敌人的探照灯发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无数呼啸的炮弹、子弹,身边的战友们伤亡惨重,很多木船都被炸翻炸沉了。

  我军赶紧进行了炮火增援,但是由于敌人火力实在太过凶猛,我军大炮根本压制不下,大部分的船只严重受损,渡江计划面临着延误的可能。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德银下令先遣队改变路线,不从预定地点渡江,而是让木船随着江水漂流,借此寻找合适的渡江时机。

  直到木船漂流到望江县城境内,战士们已经看不到敌人的炮火了,李德银于是决定从这个地方渡江。

  为了不暴露目标,在船只漂流到距离对岸百米的时候,李德银让全体队员下船游泳,最终成功登上了对岸。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个地方并非我军主要渡口,所以敌人并没有在此高度设防,只是派遣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并且敌军的警惕性非常差。于是李德银率领着战友们,很快就歼灭了这伙敌军。

  李德银选择的这次渡江地点,距离大部队足足有两公里之远,所以在歼灭敌军之后,他带领着战士们星夜疾驰,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成功突击到了敌军主力的背后。

  李德银发射了一枚信号弹出去,随后就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我军部队看到信号以后立即采取了行动,在敌人被牵制住的情况下,另外两支渡江先遣队成功渡江,里外夹击之下成功歼灭了对岸守敌,占领了全部渡口。

  要知道,正是因为李德银的这一次自主行动,成功为西线部队渡江找到了突破口。

  战后,李德银觉得自己违抗了军令,已经做好了受处分的准备。毕竟当时自己下令突击队员向下游漂流,并未向上级领导请示,也并非本身行动计划,所以属于“违规”行为。

  结果让李德银没有想到的是,军长在得知此事之后,非但没有给李德银任何的处分,反而还亲自表扬了他,并且为他记下大功一件。

  1951年,组织上安排李德银前往邢台跟随部队参加培训,在此期间,他收到了家人的来信,告诉他奶奶病重,希望他能回去送奶奶最后一程。

  李德银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他心急如焚地找到了将军,提出自己想要复员回乡的请求。

  将军在了解了事情原委以后,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承诺李德银随时可以回部队找他。

  然而,李德银回到家乡以后,虽然赶上了参加了奶奶的葬礼,但是在后来的六十年里,他再也没有去寻找过原部队了。

  不仅于此,李德银把自己曾经获得的军功章和奖状、证书,全部装进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深深地藏在了柜子的最下面。甚至于连他的妻子、女儿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昔日战袍染血的战斗英雄,刀枪入库,开始过上了锄草、翻地、洒药、施肥的务农生活,几十年如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李德银家的房屋也被冲倒了,他当年的那些奖状、证书、复员证明不幸丢失,只剩下了这些军功章被保存了下来。

  这些军功章分别是:淮海战役特等功臣勋章、人民工程纪念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德银战争时期的旧伤复发了,每到阴天就疼得直不起腰来,更别提下地干农活了。迫于无奈之下,他开始了以捡废品为生的日子,即便是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他从来都没有去辩解哪怕一句。

  2012年春节期间,李德银老人在体检时被查出心脏不太好,但是老人没有告诉两个女儿,更没有凭借自己的军功去找政府帮忙。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只要李德银老人向政府开口,那么他将会立刻享受国家的医疗补助,可以被安排到特定的优抚医院进行治疗。但是老人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至死都不愿意国家在他的身上花一分钱。

  2012年4月10日,李德银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享年86岁。按照老人的遗愿,家属们给他举办了一个简单的葬礼。

  后来,在媒体采访老人的女儿时,她们说了这样一句话:“父亲临终前曾告诉过我们,说如果国家需要,可以把他的一些东西无偿捐献给国家!”

  本来家人们都以为老人指的是一些零碎的钱财,但是在老人的遗物中发现军功章以后,他们才觉得,老人说的应该是这些军功章。

  这些军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人可以靠它们千古流芳、光耀子孙后代,甚至连荣华富贵都是唾手可得。但是老人却没有这么做,他不愿意躺在功劳簿上,领取自己本该应得的待遇和优抚。

  谨以此文,向李德银老人,以及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革命事业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原标题:《河北一老农去世,女儿收拾遗物时惊奇发现:父亲竟是活捉黄维的特等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