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都永兴县:耗资5万两打造“银楼”晚上却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发布时间:2024-01-15 14:17:55 | 次浏览
面对悠久的中国历史,即便是浩如烟海的古书典籍,也不过是截取了某一段时间,记载了某一个侧面。
在广阔的东方大地上,如星辰般点缀其中的建筑,就像是沉默的诉说者。用自己特有的形态表达着,当时社会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代言人,独特的形式,稀有的材料,彰显着一方水土与众不同的气质。
中国疆域宽广,物产丰饶,各地特色不同。说起贵金属,必然绕不开“中国银都”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从2007年开始,永兴县生产白银的总量,就达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并在九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白银最大产区的荣誉。
时光悠悠,回溯到明末清初时期。当时的永兴人,生活在贫穷当中,靠天吃饭,依靠农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要活下去,就得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穷则思变的永兴人,面对着广阔未知的海域,陷入了思考,最终他们决定下南洋谋生。
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他们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勤劳的品格。如同老黄牛一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各种金号,首饰店打工。
可单纯的做苦力,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在工作的过程中,永兴人留心观察,注意学习,逐渐摸索出从地板、灰尘、洗手水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提炼出金银的技术。
在操作熟练后,把技术带回了家乡,造福家乡百姓。永兴人的热情,被彻底的激发,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动力,投入到金银冶炼中去,并且继续发扬光大。
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甚至可以从医院的废旧物品,照相馆的胶片,以及其他金属冶炼后的废料垃圾中,提炼到金银。
一时之间,国内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永兴人穿梭忙碌的身影。他们四处收集材料,希望可以将提炼事业发展的欣欣向荣。
在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权威认定,和环保指标的整改后,现在的永兴正以全新的面貌,大步前进。
为了让永兴银业的招牌响彻全国,为了宣传金银冶炼的发达,以及记录过往的艰辛和现在的不易。永兴决定建造一座银楼,将它作为地标性建筑。
倡议一出,当地企业纷纷响应,迅速召集了十多名工匠,耗费了上百天的时间,进行建造。
虽然是现代建筑,但更多模仿了明清时代建筑的风格,设计规模宏大,气象雄伟。
整栋银楼分为两层,临近地面的一层,是柱式空透建筑。以柱子为支撑,正中心摆放着一只鎏金海龟,海龟四周被方方正正的窗户围绕。
沿着楼梯走上二层,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鸳鸯椅。建筑者思考游客参观途中,也许会感受到疲惫,于是特别贴心的设计休息的地方。
可大概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放心的,在这张鸳鸯椅上进行修整。椅子采用鎏金和银打造,极尽奢华。
不仅仅是座椅,整栋银楼除去屋面和瓦片之外,全部由金属银覆盖。一楼柱子表面的装饰,全部都是楼体的外表,甚至是门窗上的精细雕花,都用银片进行了装饰。
由于银楼是一种缺少硬度的金属材料,建筑者为了更好地提高银楼的牢固性。特地用坚实稳固的石块,当做地基,进行牢牢的支撑,为银楼抵抗外界侵袭,打好了基础。
整栋建筑共花费了五万两白银,远远望去,青灰色的石头与银色的金属,相辅相成,十分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万两白银,都是永兴人在全国各地收集的废料中,提炼而出的。永兴银楼的出现标志着,当地的提炼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可以大批量地从“三废”当中回收金银。
这座斥巨资打造的,金碧辉煌的银楼,是永兴银业发展的缩影。体现了一个城市在多年的积累和学习当中,不断崛起的过程,诉说着产业一路艰难的发展。
在修建的过程当中,支持与反对两种声音,如同不断涌起的波涛,共同向建筑者袭来,当地群众并不看好永兴银楼。
银楼建筑在一方水域之上,葱葱郁郁的各色植物,将它紧紧包围。楼下是平静无波的水面,在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时,建筑与周边的环境交相辉映,确实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可当夜幕降临,热烈的阳光一点一点散去,清冷的月光洒下,伴随着周围点缀的微弱灯光。白银在各种光芒的折射下,就像在神话故事里出现的有白骨堆成的古庙,让人倍感恐惧。
陡然生出的阴森感,流露出的肃杀之气。使得大部分游客,到了晚上都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看一眼,就赶紧离开。
其实房屋表面铺满贵金属,并非是永兴银楼的独创。远在日本的京都,就存在着一座贴满金箔的寺庙,被称作“金阁寺”。
是日本国宝一般的存在,早在1994年就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是游客前往日本必须游览的景点之一。
可见用金银等贵重金属,进行建筑的初衷不是哗众取宠,也并不是随意挥霍金钱,一味渴望得到外界的称赞。
而是根据当地的特色,想要向社会展现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希望可以通过大力的宣传,获得外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奇特的建筑存在于世界当中,表现了人类的创造力,澳博体育app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无论喜欢与否,游客都应当尊重建筑者的劳动成果,与相关组织一起共同呵护这些与众不同的建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